• 电力工程
  • 课程概况: 115 个知识点,161 个教学活动
  • 课程试学中,不记录课程学习情况~

考试大纲

◆ 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概 论

一、考核知识点

1、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2、火电厂的生产过程

3、水电厂的生产过程

4、核电厂的生产过程

二、考核要求

1、理解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的含义

2、掌握电力生产的能量转换与传输过程

3、不同类型发电厂的运行特点

第二章 电力系统的负荷

一、考核知识点

1、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

2、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

二、考核要求

1、电力系统的负荷如何随电力系统电压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及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有何影响

2、电力系统两种负荷曲线含义和用途

第三章 电力系统的主要输电设备

一、考核知识点

1、自耦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与等值电路

2、输电线的等值电路

3、开关电器中电弧的生成与熄灭

4、互感器的作用与误差分析

二、考核要求

1、自耦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等值电路与普通三绕组变压器的异同

2、输电线的等值电路与线路长度的关系

3、开关电器中电弧的生成与熄灭的原理、方法与措施

4、互感器的作用与误差的定义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接线形式

一、考核知识点

1、电力网的接线形式

2、电力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3、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4、有母线的接线形式

二、考核要求

1、电力网的各种接线形式的优缺点

2、电力网的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运行特点与使用范围

3、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4、各种有母线的接线形式的结构、正常状态下的运行方式及一个元件故障时的影响(能绘图说明)

第五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与计算

一、考核知识点

1、电力网的功率损耗的计算

2、电力网的电压损耗的计算

3、单端供电的电力网的潮流计算

4、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5、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6、用无功补偿降低输电网中的能量损耗

7、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8、发电厂间负荷的经济分配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原理

2、能计算

第六章 电力系统对称短路的分析与计算

一、考核知识点

1、短路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2、标幺制

3、短路方程及电流波形

4、短路电流的特征值计算

5、同步发电机端口三相短路暂态过程分析

6、用运算曲线求任意时刻的短路电流

二、考核要求

1、短路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2、无穷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与非无穷大容量电源(同步发电机)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的差别

3、能绘出无穷大容量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的电流波形并进行特征值的计算

4、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步骤

第七章 对称分量法及电力系统元件的序阻抗

一、考核知识点

1、对称分量法原理

2、对称分量法在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

3、旋转电机的序阻抗

4、变压器的序阻抗

5、输电线的序阻抗

二、考核要求

1、能以对称分量法在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对称分量法的原理

2、能按电力系统接线图绘出零序网络

第八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的分析与计算

一、考核知识点

1、单相接地短路的分析与计算

2、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电流的通用算式

二、考核要求

1、由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的形式推出边界条件

2、由边界条件建立复合序网

3、由复合序网得出正序电流的算式并能计算短路点的各序电流

第九章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一、考核知识点

1、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2、同步发电机的运动方程

3、同步发电机的小干扰功角稳定性

4、同步发电机的大干扰功角稳定性

5、提高电力系统功角稳定性的措施

6、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

7、电力系统的大干扰电压稳定性

8、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措施

二、考核要求

1、电力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危害

2、基本定义: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小干扰稳定性、大干扰稳定性

3、功角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破坏的原因

4、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着重掌握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学生自学、辅导教师网上教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节规定了考核目标。考核目标包含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两项。辅导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对考核目标的阅读,进一步明确考试范围、内容和要求,从而可以更为系统地学习和把握教材。同时,考核目标还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命题范围,更正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把握试题的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等4个层次规定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4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1、识记:能够了解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理论模型、基本方法,能把握有关概念、事实、理论模型、分析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简单运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的问题。

4、综合运用:指在简单运用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习过的多个知识点,联系实际,分析和解释比较复杂的生产、生活问题。

二、关于本门课程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门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考试命题会覆盖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领会占40%,简单应用占20%,综合运用占10%。

3、试题合理安排难易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4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为:30%,40%,20%,10%。    

4、本课程考试的题型,一般有判断题、单项选择、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6种类型。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主接线

2、瞬时性故障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2、电力系统短路的形式可分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2、绘图说明3/2断路器接线的结构与正常运行方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已知电网接线如图所示。各元件参数为:

 

 

(1)发电机G:,次暂态电抗

  中性点不接地,

(2)变压器T1

  接线YN,d11,高压侧(Y侧)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

  T2

  接线YN,d11,高压侧Y侧中性点不直接接地运行。

(3)线路:,正负序阻抗

  T2高压母线发生两相(A、B相)金属性短路。求短路点正序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