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法
  • 课程概况: 409 个知识点,829 个教学活动
  • 课程试学中,不记录课程学习情况~

考试大纲

◆ 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综述

一、考试性质:以知识运用测试为主的课程结业考试。即运用从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简单案例或问题,或者对现实中执法主体的某些执法活动或司法主体的司法实务进行评析。

二、考试方法:以在线网络大作业的形式开卷完成。大作业开始发布的时间和截止的时间由学院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在作业平台作答,完成并提交的时间由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自由决定;阅卷由主讲老师或辅导老师在网络作业平台上进行。

三、知识体系与命题依据

(一)知识体系

  第一编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第二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编 宏观经济调控法

      第三章 财政法

      第四章 税收法

      第五章 银行法

      第六章 证券法

      第七章 保险法

      第八章 财经调控法

      第九章 公用事业法

      第十章 国有资产管理法

  第三编 微观经济规制法

      第十一章 竞争法

      第十二章 现代企业法

      第十三章 破产法

      第十四章 产品质量法

      第十五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六章 反垄断法

      第十七章 对外贸易法

  第四编 社会保障法

      第十八章 社会保障法

(二)命题依据

(1)2014年更新的经济法课件及以课件为基础的三次经济法大作业;

(2)宋宗宇、彦韬、王热编著的《经济法》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2011年第三次印刷);

(3)辅导老师BBS论坛中的讲解。

课件及三次大作业和教材的内容占90%以上,BBS论坛讲解内容占10%左右。

四、考试题型(“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

“客观题”占50%,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四种;

“主观题”也占50%,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法律条文评析题、计算题、一般法理论述题八种类型。

但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法律条文评析题、一般法理论述题六种类型。

五、试卷结构(总分为100分)

(一)从知识体系看

    第一编 经济法的基础理论                      约占总分数的15%

    第二编 宏观经济调控法                        约占总分数的40%

    第三编 微观经济规制法                        约占总分数的35%

    第四编 社会保障法                            约占总分数的10%

(二)从试卷题型看

    单项选择题                                     约占20%

    多项选择题                                     约占20%

    判  断  题                                     约占10%

    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包括简单案例分析)//计算题 约占30%

    问答//综合案例分析//法律条文评析//论述题          约占20%

(三)从试题难度来看

    难度系数为1的(容易)                          约10%

    难度系数为2的(较容易)                        约30%

    难度系数为3的(中等难度)                      约40%

    难度系数为4的(较难)                          约10%

    难度系数为5的(困难)                          约10%

六、下文“各章考核要求”中相关术语的说明

1、了解:知道或初步掌握这些知识或内容,但不要求弄清涵义或理由;在遇到难度系数为2以下的填空、选择或判断题时,能够据此回答。

2、识记:较准确地掌握这些名词、概念或知识点的含义,能正确认识和表述;在遇到难度系数为3的问题时,能够据此回答。

3、理解或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这些知识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理论模型、基本方法,并做出相关的区分,能进行简单运用;在遇到难度系数为3~4或4的问题时,能够据此回答。

4、运用:能准确认识和表述这些知识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理论模型、基本方法,理解或领会它们的内涵与外延,并用此综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相关法律案例。

★ 分述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的语源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三、经济法的本质

  四、经济法的特征

  五、经济法的定义

第二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经济法的产生

  二、经济法的发展

第三节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二、国家适当干预原则

  三、维护社会公正原则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节 经济法的体系和渊源

  一、经济法体系

  二、经济法的渊源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经济法的语源、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发展、经济法体系。

2、识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的渊源。

3、理解或领会

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的特征、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国家适当干预原则、维护社会公正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二章  经济法律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结构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变动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二、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取得

  三、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限

  四、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体系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一、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二、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要件

  三、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体系

第四节 经济法律关系内容

  一、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

  二、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要件

  三、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体系

第五节 经济法律关系保护

  一、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概念

  二、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途径

  三、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意义

第六节 经济法责任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二、经济法责任的构成

  三、经济法责任的种类

  四、经济法责任的归责与免责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体系、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结构、经济法律关系的变动、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意义。

2、识记

经济法责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途径、经济法责任的种类、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3、理解或领会

经济法责任的归责与免责、经济法责任的构成、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的要件、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要件、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取得、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限、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体系、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体系。

第三章  财政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财政法概述

  一、财政法的概念

  二、财政法的地位

  三、财政法的体系

第二节 预算法

  一、预算法的概念

  二、我国预算法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国债法

  一、国债法的概念

  二、我国国债法的基本制度

第四节 政府采购法

  一、政府采购法的概念

  二、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制度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财政法的地位

2、识记

财政法的概念、预算法的概念、国债法的概念、政府采购法的概念

3、理解或领会

财政法的体系

4、运用

我国预算法的基本制度、我国国债法的基本制度、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制度。

第四章  税收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税收法概述

  一、税收法的概念

  二、税收法的构成要素

  三、税收法的地位与体系

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收的主要种类

  一、流转税

  二、所得税

  三、财产税

  四、行为税

  五、资源税

第三节 税收征收管理

  一、税务管理

  二、税款征收

  三、税务检查

  四、发票管理

  五、税务代理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税收法的地位与体系、税务代理。

2、识记

税收法的概念、税收法的构成要素。

3、理解

税务管理、发票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

4、运用

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

第五章  银行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银行法概述

  一、银行法的概念

  二、银行法的性质与地位

  三、银行法的体系

第二节 中央银行法

  一、中央银行法的概念

  二、中央银行法的功能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与职责

第三节 商业银行法

  一、商业银行法的概念

  二、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与退出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

  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第四节 信托法

  一、信托法概念

  二、信托法律关系

  三、基本信托法律制度

第五节 货币法

  一、人民币法

  二、外汇法

  三、金银管理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银行法的概念、银行法的性质与地位、银行法的体系、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与职责。

2、识记

人民币法、外汇法、金银管理法、基本信托法律制度。

3、理解或领会

中央银行法的概念、中央银行法的功能、商业银行法的概念、信托法概念、信托法律关系。

4、运用

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第六章  证券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证券法概述

  一、证券法的概念

  二、证券法的地位与调整对象

  三、证券法的基本原则

  四、我国证券法的体系

第二节 证券发行

  一、证券发行方式

  二、证券发行审核

  三、我国主要证券的发行

第三节 证券上市与交易

  一、证券市场

  二、证券上市

  三、证券交易

第四节 证券监管

  一、证券监管原则

  二、证券监管体制

  三、证券监管内容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证券法的地位与调整对象、我国证券法的体系、证券发行审核、证券监管体制。

2、识记

证券市场、证券法的概念、证券监管内容、证券发行方式。

3、理解或领会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证券监管原则。

4、运用

我国主要证券的发行、证券上市、证券交易。

第七章  保险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保险法概述

  一、保险法的概念

  二、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三、保险法的体系

第二节 保险合同

  一、财产保险合同

  二、人身保险合同

第三节 保险公司

  一、保险公司的设立

  二、保险公司的组织机构

  三、保险公司的业务活动

第四节 保险业监管

  一、对保险公司的监管

  二、对保险合同的监管

  三、对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的监管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保险法的体系、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对保险合同的监管、对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的监管。

2、识记

保险法的概念、保险公司的组织机构。

3、理解或领会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4、运用

财产保险合同、人身保险合同、保险公司的设立、保险公司的业务活动。

第八章  财经调控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法

  一、会计法的概念

  二、我国会计法的基本制度

第二节 统计法

  一、统计法的概念

  二、我国统计法的基本制度

第三节 审计法

  一、审计法的概念

  二、我国审计法的基本制度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统计法的概念、我国统计法的基本制度。

2、识记

会计法的概念、审计法的概念。

3、理解或领会

我国会计法的基本制度、我国审计法的基本制度。

4、运用

我国审计法的基本制度、我国会计法的基本制度。

第九章  公用事业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公用事业法概述

  一、公用事业法概念

  二、公用事业法调整对象

  三、公用事业法体系

  四、公用事业法历史与趋势

第二节 市政公用事业法

  一、公共交通法

  二、自来水供应法

  三、燃气与热力供应法

  四、环境与卫生法

  五、园林与公共设施法

第三节 电信公用事业法

  一、电话服务法

  二、网络服务法

  三、广播与有线电视服务法

第四节 电力公用事业法

  一、电力生产与供应法

  二、电力价格法

  三、电力监管法

第五节 邮政公用事业法

  一、邮递服务法

  二、集邮服务法

  三、邮政储蓄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公用事业法体系、公用事业法历史与趋势、环境与卫生法、园林与公共设施法、电力监管法。

2、识记

公用事业法概念、公用事业法调整对象。

3、理解与运用

公共交通法、自来水供应法、燃气与热力供应法、电话服务法、网络服务法、广播与有线电视服务法、电力生产与供应法、电力价格法、邮递服务法、集邮服务法、邮政储蓄法。

第十章  国有资产管理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法概述

  一、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概念

  二、国有资产管理法的特征

  三、国有资产管理法的调整对象

  四、国有资产管理法的体系

  五、国有资产管理基本法律制度

第二节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

  一、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二、国家出资企业

  三、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

  四、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六、国有资产监督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法

  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第四节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法

  一、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范围

  二、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国有资产管理法的体系、国有资产监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识记

国有资产管理法的特征、国有资产管理基本法律制度、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范围、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

3、理解或领会

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概念、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国家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的调整对象。

4、运用

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与考核、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第十一章  竞争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竞争法概述

  一、竞争法的概念

  二、竞争法的调整对象

  三、竞争法的体系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

  二、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第三节 标准化法

  一、标准的制定

  二、标准的实施

  三、标准的监督

第四节 价格法

  一、价格行为

  二、价格总水平调控

  三、价格监督检查

第五节 广告法

  一、广告准则

  二、广告活动

  三、广告审查

第六节 计量法

  一、计量与计量单位

  二、量值传递

  三、计量监督与计量纠纷解决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竞争法的体系、标准的制定、标准的监督、价格监督检查。

2、识记

竞争法的调整对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广告准则、计量与计量单位。

3、理解或领会

竞争法的概念、价格行为、广告活动、量值传递。

4、运用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标准的实施、价格总水平调控、广告审查、计量监督与计量纠纷解决。

第十二章  现代企业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现代企业法概述

  一、现代企业法的概念

  二、现代企业法的特征

  三、我国现代企业法的体系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法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准入与退出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关系

第三节 合伙企业法

  一、合伙企业的准入与退出

  二、合伙企业的事务管理

  三、合伙企业的法律关系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法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规制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规制

  三、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规制

第五节 有限责任公司法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变动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与债券

  五、特殊形式的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节 股份有限公司法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变动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与债券

  五、上市公司的特殊规制

第七节 集团企业与跨国公司法

  一、集团企业规制

  二、跨国公司规制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我国现代企业法的体系、集团企业规制、跨国公司规制。

2、识记

现代企业法的特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与债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与债券。

3、理解或领会

现代企业法的概念、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关系、合伙企业的法律关系、股份有限公司的变动、有限责任公司的变动、特殊形式的有限责任公司。

4、运用

个人独资企业的准入与退出、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合伙企业的准入与退出、合伙企业的事务管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规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规制、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规制、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

第十三章 破产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破产法概述

  一、破产法的概念

  二、破产法律关系

  三、破产法的体系

  四、破产法的适用

第二节 破产财产与破产债权

  一、破产财产

  二、破产债权

  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第三节 破产管理人

  一、破产管理人资格

  二、破产管理人选任

  三、破产管理人职责

  四、破产管理人报酬

第四节 债权人会议

  一、债权人会议的性质

  二、债权人会议的职责

  三、债权人会议职责的履行

  四、债权人委员会

第五节 破产程序

  一、申请与受理

  二、重整

  三、和解

  四、破产清算

  五、违反广告法的法律责任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破产法的体系、破产管理人资格、破产管理人报酬。

2、识记

破产法的适用、破产财产、破产债权、破产管理人职责。

3、理解或领会

破产法的概念、破产法律关系、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债权人会议的性质、债权人会议的职责。

4、运用

债权人会议职责的履行、债权人委员会、申请与受理、重整、和解、破产清算、破产管理人选任。

第十四章 产品质量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质量法的概念

  二、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

  三、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四、我国产品质量法的体系

第二节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一、产品质量检验

  二、产品质量检查

  三、产品质量标准化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我国产品质量法的体系、产品质量检验、产品质量检查。

2、识记

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3、理解或领会

产品质量法的概念、产品质量标准化。

4、运用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

第十五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

  四、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体系

第二节 消费者权利

  一、消费者的范围

  二、消费者的权利

第三节 经营者义务

  一、经营者的范围

  二、我国经营者的基本义务

第四节 国家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一、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第五节 消费者组织

  一、消费者组织的性质

  二、消费者组织的职责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体系、消费者组织的性质。

2、识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消费者的权利、我国经营者的基本义务、消费者组织的职责

3、理解或领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消费者的范围、经营者的范围。

4、运用

我国经营者的基本义务、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第十六章 反垄断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反垄断法概述

  一、反垄断法的概念

  二、反垄断法的历史和地位

  三、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

  四、我国反垄断法的体系

第二节 法定垄断行为

  一、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集中

  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五、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

第三节 反垄断的主要途径

  一、行政执法

  二、私人诉讼

  三、行业协会引导

  四、社会监督

第四节 我国反垄断执法

  一、反垄断执法机制

  二、反垄断执法内容

  三、反垄断执法国际合作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反垄断法的历史和地位、我国反垄断法的体系、。

2、识记

垄断协议、经营者集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与限制竞争、滥用知识产权排除与限制竞争、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

3、理解或领会

反垄断法的概念、反垄断执法机制、反垄断执法内容、反垄断执法国际合作。

4、运用

行政执法、私人诉讼、行业协会引导、社会监督。

第十七章 对外贸易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对外贸易法概述

  一、对外贸易法概念

  二、对外贸易主要模式

  三、我国对外贸易法体系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主体

  一、经营者

  二、管理者

  三、代理者

第三节 对外贸易活动

  一、货物进出口

  二、技术进出口

  三、服务贸易

  四、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四节 对外贸易监管

  一、对外贸易秩序维护

  二、对外贸易调查

  三、对外贸易促进

  四、对外贸易救济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我国对外贸易法体系、对外贸易秩序维护、对外贸易调查、对外贸易促进、对外贸易救济。

2、识记

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经营者、管理者、代理者。

3、理解或领会

对外贸易法概念、对外贸易主要模式、产品质量民事责任、产品质量行政责任。

4、运用

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服务贸易、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十八章 社会保障法

一、考核知识点

第一节 社会保障法概述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原则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

  一、消费者的权利

  二、经营者的义务

第三节 福利社会法

  一、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二、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二、考核要求

1、了解

我国社会保障法体系。

2、识记

社会保障法调整对象。

3、理解或领会

社会保障法概念、社会保障法基本原则。

4、运用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

◆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之所以将BBS论坛中的内容纳入考试范围,是因为经济法的理论和立法变化大,而课件或教材的修订相对滞后,BBS论坛讨论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2.由于本课程的考试是以在线网络FTP大作业的形式开卷完成的,因此,具体考试题中将很少选用课件练习题中缺乏灵活性的呆题,普遍选用或新命的将是以案例或理论评述方式出现的活题。这点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

3.众多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等法律文件虽没列入考试大纲,但其内容已蕴涵在考试大纲的编、章、节、知识点中,也是考试大纲内容的一部分。

4.经济法课程结业考试的重心是知识的灵活运用。

5.辅导老师要注意将考试大纲与平时三次大作业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