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领导学
  • 课程概况: 264 个知识点,430 个教学活动
  • 课程试学中,不记录课程学习情况~

学习建议及要求
说明:教学单元中的学习内容活动的学习时长达到建议学习时长的60%,活动视为通过,没有达到则视为不通过,还需要继续学习。
知识点 建议学习时长(分钟)
第一章 绪论 1.1 行政领导与行政领导学 1.1.1 行政领导与行政领导学 7
1.1.2 行政领导学的含义与特点 14
1.2 行政领导理论发展 1.2.1领导特质理论(自学) 0
1.2.2 领导行为理论(自学) 0
1.2.3 领导权变理论(自学) 0
1.2.4 变革型领导理论(自学) 0
1.3 行政领导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行政领导学的研究对象 5
1.3.2 行政领导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行政领导环境 2.1 行政领导环境的含义与特点 2.1.1 行政领导环境的含义 4
2.1.2 行政领导环境的特点 10
2.2 行政领导环境的内容 2.2.1 行政领导的一般环境 5
2.2.2 行政领导的组织环境 5
2.3 行政领导环境与行政领导者 2.3.1 行政领导者必须适应行政领导环境 5
2.3.2 行政领导者必须进行正确价值选择 3
2.3.3 行政领导者能够改善行政领导环境 3
第三章 行政领导角色 3.1 行政领导角色的含义与特点 3.1.1 行政领导角色的含义 4
3.1.2 行政领导角色的特点 6
3.2 行政领导角色理论 3.2.1 明茨伯格的领导角色理论(自学) 0
3.2.2 黑堡学派的领导角色理论(自学) 0
  3.3.1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捍卫者 5
3.3 行政领导角色 3.3.2 宪法和法律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4
  3.3.3 人民权利的委托代理人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 6
  3.3.4 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决策者 2
  3.3.5 社会道德的示范者和教育者 4
第四章 行政领导体制 4.1 行政领导体制概述 4.1.1 行政领导体制的含义 5
4.1.2 行政领导体制的内容 6
4.1.3 行政领导体制的作用 3
4.1.4我国行政领导体制的特点 4
4.2 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4.2.1集权制与分权制 7
4.2.2 完整制与分离制 4
4.2.3 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 4
4.2.4 层级制与职能制 4
4.3 行政领导体制的演进 4.3.1 原始自然式领导(自学) 0
4.3.2 家长制行政领导体制(自学) 0
4.3.3 经理制行政领导体制(自学) 0
4.3.4 职业“软专家”型行政领导体制(自学) 0
4.3.5 专家集团式的行政领导体制(自学) 0
4.3.6 多极行政领导体制(自学) 0
4.3.7 传统行政领导体制的补充——团队领导体制(自学) 0
4.4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的改革 4.4.1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 3
4.4.2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5
4.4.3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3
4.4.4 我国行政领导体制改革的具体方向 5
第五章 行政领导权力 5.1 行政领导权力的含义与构成 5.1.1 行政领导权力的含义 5
5.1.2 行政领导权力的构成 8
5.1.3 行政领导的职位、权力与权威 5
5.2 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及其获取途径 5.2.1 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6
5.2.2 行政领导权力的获取途径 5
5.3行政领导权力的异化及其防治 5.3.1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含义 1
5.3.2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原因 5
5.3.3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表现, 4
5.3.4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防治 5
第六章 行政领导责任 6.1 行政领导责任的含义 6.1.1 行政领导责任的含义 7
6.1.2 行政领导责任的层次 4
6.2 行政领导责任的必要性 6.2.1 推行责任行政的理念、构建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 3
6.2.2 谋求和维持政府合法性的要求 2
6.2.3 推进行政改革、提升政府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1
6.2.4 推行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 1
6.2.5 加快社会转型,完善政府职能的要求 1
6.3  行政领导责任的内容 6.3.1 行政领导职权责任 8
6.3.2 行政领导政治责任 5
6.3.3 行政领导行政责任 4
6.3.4 行政领导法律责任 3
6.3.5 行政领导道德责任 6
第七章 行政领导价值观 7.1行政领导价值观的内涵与功能 7.1.1 行政领导价值观的内涵 4
7.1.2 行政领导价值观的功能  4
7.1.3 当前行政领导价值观偏差 5
7.2 我国行政领导应该采取的价值观 7.2.1 应采取的正确的行政价值观 6
7.2.2 应树立的正确领导价值观 6
第八章 行政领导规范 8.1 行政领导规范概述 8.1.1 行政领导规范的内涵 9
8.1.2 行政领导规范的特点 5
8.1.3 行政领导规范的功能 4
8.1.4 建立完善行政领导规范的意义 5
8.1.5 行政领导规范制定的原则 5
8.2 行政领导规范的内容 8.2.1 行政领导政治规范 11
8.2.2 行政领导道德规范 14
8.2.3 行政领导法律规范 7
第九章 行政领导素质与能力 9.1行政领导素质的含义及特征 9.1.1 行政领导素质的含义 4
9.1.2 行政领导素质的特征 4
9.2 行政领导素质的基本内容 9.2.1 领导者素质理论 8
9.2.2 我国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基本内容 8
9.3 行政领导能力 9.3.1 行政领导能力的含义 2
9.3.2 行政领导能力的构成要素 5
9.3.3 行政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7
9.3.4 影响领导能力的负面效应 4
9.3.5 提高领导能力的途径 2
第十章 行政领导授权 10.1 行政领导授权的含义与必要性 10.1.1 行政领导授权的含义与类型 5
10.1.2 行政领导授权的必要性 5
10.2 行政领导授权的内容 10.2.1 行政领导授权的原则 5
10.2.2 行政领导授权的过程 3
10.2.3 行政领导授权的模型 4
10.2.4 行政领导授权的结果 3
10.3 增进行政领导授权 10.3.1 行政领导授权的障碍 5
10.3.2 增进行政领导授权 8
第十一章 行政领导的决策艺术 11.1 行政领导决策的基本内涵 11.1.1 行政领导决策的含义 8
11.1.2 行政领导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7
11.1.3 行政领导决策的原则 9
11.2 行政领导决策的程序与类型 11.2.1 行政领导决策的程序 5
11.2.2 行政领导决策的类型 7
11.3 行政领导决策的艺术 11.3.1 行政领导决策艺术的含义与特点 6
11.3.2 行政领导决策艺术的主要内容 12
第十二章 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 12.1 行政领导用人的基本内涵 12.1.1 行政领导用人的含义与特点 8
12.1.2 行政领导用人的重要性 2
12.1.3 行政领导用人的目的 3
12.2行政领导用人的方法和原则 12.2.1行政领导用人的方法 7
12.2.2行政领导用人的原则 6
12.3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 12.3.1行政领导用人的具体艺术 10
12.3.2行政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 9
第十三章 行政领导的激励艺术 13.1 行政领导激励的基本内涵 13.1.1 行政领导激励的含义 5
13.1.2 行政领导激励的原则 6
13.1.3 行政领导激励的程序 5
13.2 西方激励理论 13.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1
13.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8
13.2.3 行为塑造型激励理论 4
13.2.4 综合激励模式理论 3
13.3 行政领导激励的方式与途径 13.3.1 行政领导激励方式 10
13.3.2 行政领导激励途径 5
第十四章 行政领导的协调艺术 14.1 行政领导协调的基本内涵 14.1.1 行政领导协调的含义 4
14.1.2 行政领导协调的功能和作用 6
14.1.3 行政领导协调的原则 6
14.2 行政领导协调的类型 14.2.1 广义协调与狭义协调 4
14.2.2 组织协调与人际关系协调 5
14.3行政领导的协调艺术 14.3.1协调与上级关系的艺术 9
14.3.2协调与同级关系的艺术 7
14.3.3协调与下级关系的艺术 3
14.3.4 协调下级之间关系的艺术 10
第十五章 行政领导的认知方法 15.1 行政领导认知方法概述 15.1.1 认知与行政领导认知 14
15.1.2 行政领导认知方法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10
15.2 行政领导认知方法的主要内容 15.2.1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6
15.2.2 系统方法 5
15.2.3 创造性思维方法 6
第十六章 行政领导策略  16.1 行政领导策略概述 16.1.1 行政领导策略的含义 8
16.1.2 行政领导策略的特点 4
16.1.3 行政领导策略的作用 4
16.1.4 行政领导策略的运用原则 5
16.2行政领导策略的基本内容 16.2.1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6
16.2.2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6
16.2.3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8
16.2.4抓中心环节 5
第十七章 行政领导与行政效能 17.1 行政领导效能概述 17.1.1 行政领导效能的涵义 5
17.1.2 行政领导效能的意义 4
17.2 行政领导效能考评 17.2.1 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作用 5
17.2.2 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指标 6
17.2.3 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5
17.2.4 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程序 4
17.2.5 行政领导效能考评的方法 6
17.3 行政领导效能的提高 17.3.1 制约行政领导效能的因素 4
17.3.2 提高行政领导效能的途径 5